2021秋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形考任务1~4
专题测验1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题)
试题 1 1.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根本宗旨是( )。
A. 祖国振兴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中华民族复兴
D. 共同富裕
试题 2 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D.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试题 3 3.(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
A. 建党精神
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D. 习近平强军思想
试题 4 4.( )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根”和“魂”。
A. 井冈山精神
B. 建党精神
C. 延安精神
D. 红船精神
试题 5 5.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 )。
A. 争取民族独立解放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5题)
试题 6 1.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对
错
试题 7 2.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对
错
试题 8 3.新中国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史。
对
错
试题 9 4.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对
错
试题 10 5.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对
错
专题测验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题)
试题 1 1.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 )成为第一动力、( )成为内生特点、( )成为普遍形态、( )成为必由之路、( )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A. 共享 协调 绿色 创新 开放
B.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C. 创新 绿色 开放 共享 协调
D. 共享 绿色 创新 开放 协调
试题 2 2.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 ),在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有机衔接。
A. 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B.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
C. 经济增长加速
D. 经济增长创新点增加
试题 3 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 )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科学判断。
A. 总量持续增长
B. 高速增长
C. 人民生活质量提升
D. 推动高质量发展
试题 4 4.( )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A. 发展道路
B. 发展理念
C. 发展政策
D. 发展原理
试题 5 5.当前我国进入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 )的新发展阶段。
A. 全面从严治党
B. 全面依法治国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全面深化改革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5题)
试题 6 1.新发展阶段1.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对
错
试题 7 2.当前,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立足于这个最大实际和最大国情。
对
错
试题 8 3.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个阶段。
对
错
试题 9 4.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
对
错
试题 10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坚持开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对
错
专题测验3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题)
试题 1 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A. 2035
B. 2020
C. 2021
D. 2049
试题 2 2.实行承包地( )、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成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土地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
A. 所有权
B. 收益权
C. 处分权
D. 占有权
试题 3 3.下述选项中,( )不属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将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A. 资源禀赋对产业安全约束越来越强
B. 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农业产业安全需要高度重视
C.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现代化发展最大短板和痛点
D. 国际市场环境恶化,农产品出口大幅度下滑
试题 4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 )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A. 党建工作
B. “三农”问题
C. 工业发展质量
D. 经济增速
试题 5 5.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重心正面临由脱贫攻坚转向( )的历史性转移。
A.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B.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
D.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5题)
试题 6 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3年过渡期。
对
错
试题 7 2.适应确保国计民生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对
错
试题 8 3.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现代化发展最大短板和痛点。
对
错
试题 9 4.面向新阶段,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牢牢把握农业产业安全主动权,是实现更高质量现代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对
错
试题 10 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对
错
专题测验4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题)
试题 1 1.( )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A. 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B. 建立世界政治新秩序
C.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和平与发展
试题 2 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要秉持( )的全球治理观,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A. 共商共建共享
B. 要共同开发共同治理
C. 不计前嫌合作为
D. 互利互惠
试题 3 3.习近平主席在《勠力战疫 共创未来》重要讲话中强调,二十国集团应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 )、开放包容、互利合作、与时俱进,在后疫情时代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方面发挥更大引领作用。
A. 多边主义
B. 和平发展
C. 独立自主
D. 兼容并包
试题 4 4.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外交形成了“四大布局”,即“( )是关键、( )是首要、( )是基础、( )是重要舞台”。
A. 周边 大国 多边 发展中国家
B. 周边 多边 大国 发展中国家
C. 大国 周边 发展中国家 多边
D. 大国 发展中国家 周边 多边
试题 5 5.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东升西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B. “南升北降”,新兴国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C. “东升西降”,新兴国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D. “南升北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5题)
试题 6 1.习近平主席履新后的首次国事访问是2013年出访美国。
对
错
试题 7 2.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
对
错
试题 8 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
错
试题 9 4. “十四五”规划提出,中国将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对
错
试题 10 5.国际关系学界一般认为,多边外交是指两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
对
错
专题测验5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题)
试题 1 1.( )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A. 中共三大
B. 中共二大
C. 国民党一大
D. 中共一大
试题 2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 )条件。
A. 历史
B. 革命
C. 社会
D. 经济
试题 3 3.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 沂蒙山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延安革命根据地
D.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试题 4 4.1921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 )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并胜利闭幕,这正式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 香港
B. 杭州西湖
C. 嘉兴南湖
D. 苏州
试题 5 5.以下选项中,( )不属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意义。
A. 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B. 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C. 深刻改变了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
D. 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5题)
试题 6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对
错
试题 7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工业开始。
对
错
试题 8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对
错
试题 9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对
错
试题 10 5.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建设新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对
错